何謂合成油?我要如何選擇適合的合成油?

2013-03-27
合成油係由化學合成方式製成,故其性狀亦有所不同,合成潤滑油 (Synthetic Lubricant) 是藉由化學反應,來混和較低分子量成分以形成較高分子量成分程序,所製造出來的流體。在某些狀況條件下此一類的流體可以與一些經過選擇的添加劑合成,即為 常見之合成油。在先天受到控制的條件下,合成油為含有純淨的成分或純淨成分的混合物。也因此合成油亦被稱作為人造油 (MAN-MADE) 。

礦物油是由石油提煉出來,其成分較多雜質,也因此較易產生油泥及積碳。合成油具有比礦物油更高之閃火點及更低流動點,常被使用於較嚴苛操作機件及工作環 境,近年來常被使用於車輛引擎油、高壓空氣壓縮機油、工廠齒輪箱油、及特殊用途油脂中。

首先,如果要分礦物油與合成油,那除了Group I~III之外全都是合成油,Group I~III全都是礦物油。 什麼是合成油?就是以小分子碳氫化合物經多種轉化、聚合反應形成長鏈分子形成的油。

一般講合成機油,大多是合成碳氫油,統稱SHC(Synthetic Hydro Carbon),SHC的眾多類別裡以PAO(Poly-alpha-Olefin)使用得最多,換句話說,絕大多數的合成機油就是PAO油。

礦物油本身潤滑性能其實很不錯,只是在80度以上的環境,礦物油有揮發(然後變更黏)、酸化、氧化劣化的問題,所以用作引擎機油效期不如合成油。PAO本身潤滑性能其實不好,不過引擎機油的潤滑性能主要是取決於其添加劑組合,例如抗氧化、抗蝕、抗磨、極壓、清淨、消泡劑等等。SM級比SJ級機油好,不是好在基礎油,而是好在添加劑。

合成油真的有價值嗎?高級PAO齒輪油的壽命一般至少有高級礦物齒輪油的2~4倍,機油沒有這麼大差異是因為引擎機油添加劑消耗的速度高於PAO劣化的速度! 礦物油的VI高不起來,但合成油的VI也不一定高。一切都視具體品種而定,不要迷信名詞。 VI的具體意義就是黏溫穩定性,高VI的油,高低溫時的黏度變化比較小,例如:0W40的機油,VI高於0W30更高高高於20W30。W前後兩個數字差愈大,VI就愈高。不過除非你真的在很冷的地方,不然VI值的影響並不那麼顯著。然而這個數值裡頭有個漏洞,那就是說這個黏度規格與VI都是量新油的,如果油裡加了VI提昇劑,那在新油時的VI會很優,但使用一段時間後,VI提昇劑死光了,你的10W40可能就變成了30W40。

高VI值的礦物油大體上就是靠這招。所以還是選擇原本VI就比較高的合成油比較好。 在低負荷輕型引擎(比方說速克達)上,使用合成油非必要,使用礦物油即可。開買菜車的人也未必需要合成機油,使用半合成油(PAO+礦物油)即可。 Mobil 1機油號稱合成油,其實在業界是頗有爭議的,因為它的基礎油VHVI其實不是『合成』的,而是以氫裂解製程處理過的礦物油,ExxonMobil「宣稱」VHVI的性能接近於合成油。 講到礦物油的精煉,除蠟除硫是最最最基本的,很少有潤滑油能使用含蠟的礦物油。再下來是氫化,將不飽和鍵除去以提昇抗氧化性能,再下來是氫裂解,就是VHVI的製法。

然而無論如何,礦物油還是半天然產物,較複雜的成分仍是其(相對於合成油)較易劣化的根源。 很多引擎密封橡膠在浸到PAO後會些微縮水,所以多數PAO機油也會加入所謂Group V的Ester(酯油),因為Ester會讓這些密封橡膠膨脹,一縮一脹就平衡了。因此PAO機油加Ester未必是為了較佳潤滑性能,也有可能是為了平衡橡膠的脹縮。我到現在還在猶豫不敢把我的車換Ester油,就是因為無法確定我的Capella的引擎油封能否抵抗Ester的侵蝕。這種侵蝕會花個好幾個月才看得出來(漏油),不是消費者能輕易發現的。

Ester根本不是什麼新鮮事,我們公司30幾年前就有生產Ester潤滑油脂了。 Ester的確有比PAO優良的潤滑性能,且Ester比PAO耐高溫、比PAO的VI高,但若車子真的用在零下40的嚴寒地帶,惟一的機油選擇卻是PAO,礦物油與Ester本身均不耐這種超低溫。 想知道比Ester更層厲害的油嗎?不是氟化油或矽油,它們的潤滑性能奇差無比,真正的潤滑之王是PAG(聚乙二醇)油,不過除非引擎裡沒有鋁合金、引擎油封是氟橡膠或EPDM或NR,不然不能用PAG,所以世界上也沒有人出一般車輛用的PAG引擎機油。

以上為http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214&t=1019878&p=2 MOBILE01 whitesox之發言